美豪宅區見證華裔“經濟崛起” 重金打造極盡奢華

  • 238
摘要

綜合美國《世界日報》報導,美國華裔移民“經濟崛起”,從豪宅市場可看出端倪。不僅爾灣、新港灘等上百萬濱海豪宅,華裔屋主逐漸增加,鄰近華人小區的鑽石吧“鄉村”(The Country)知名豪宅小區,更是華人奮鬥史的縮影。近年來自中國大陸移民更出手大方,用數百萬元現金購豪宅,毫不手軟。

  綜合美國《世界日報》報導,美國移民“經濟崛起”,從市場可看出端倪。不僅爾灣、新港灘等上百萬濱海屋主逐漸增加,鄰近華人小區的吧“”(The Country)小區,更是華人奮鬥史的縮影。近年來自中國大陸移民更出手大方,用數百萬元現金購,毫不手軟。

  區屋主逾60% 見證“經濟崛起”

  佔地約130畝的吧“”地處山坡,蜿蜒的山路兩旁,坐落著一棟棟極具、日本等各國風味建築,不少住戶前綠樹林蔭,隱約可見宛如童話故事中、飯店般的建築,增添幾許神秘感。一位專精東區的房地產經紀表示,每戶人家土地最少有一畝,住戶之間相隔遙遠。

  約900多戶的“,屋主超過60%為,分別來自中國臺灣、大陸、香港、等地,住戶更是“臥虎藏龍”,包括與國會等。

  曾擔任“”小區居民委員會主席、1996年搬進該區的魏子厚表示,一開始進駐“”的,大多是白人。該小區從1969年陸續興建,至1972年時僅100多戶,1984年增至300多戶後,到1992年增加更迅速。他說,1972年時該小區125戶中,非裔佔三戶,其它全是白人,1984年前的370多戶,95%仍為白人,華人只有一、兩戶。

  隨著華人移民漸增且東移,1996年他搬進來,約700多戶中,已有200戶華人。最早搬進“”小區的,是1984年來自香港的留學生,1985年後到1996年左右,中90%為中國臺灣移民,大部分為創業的企業家,也有部分為、會計師等。至2004、2005年後,來自中國大陸移民逐漸增加。魏子厚說,大多數大陸移民帶著孩子進住。

  2004年搬進小區的蔡明法表示,他當時買屋即佔半數,至今該小區超過60%是華人,以他所住的那條街來說,除兩、三戶為印度裔外,其余都是來自中國臺灣、大陸移民。

  盡管目前的“”小區中國臺灣移民仍佔多數,但2007、2008年來自大陸移民愈來愈多,且出手“誇張”。他說,自家隔壁鄰居原本是中東裔,幾年前來自亞凱迪亞,後來認為“住在這簡直在坐牢籠”,去年底決定,舉家搬回亞凱迪亞。蔡明法說,那位鄰居家建築面積11000多平方呎,佔地4萬平方呎,包含,售價400多萬,“還沒上市,就被一對中國夫婦用現金買走”。

  而沿著山坡上一戶外型壯觀,類似,外面綠樹林蔭,據悉也是2008年,被一來自,以600多萬元購得。

  曾擔任吧市都市規劃委員的魏子厚說,該小區一棟市內面積約2萬多平方呎的,也是在2004年至2007年擔任小區委員會主席任內,由一對來自中國的夫婦帶著小孩購買。但買後兩年多來,尚未看見屋主遷入。

  一位知情者說,近年來幾戶面積約15000平方呎的大型,其中一戶兩個月前被一位中國移民現金購得,日前該地開始大興土木,據悉,該戶人家將加蓋一個“能容納30輛車子”的超大車庫。

  華人打造萬呎 不惜重金極盡奢華

  人人愛,雖沒有搖滾巨星”般豪華,然而坐擁數萬呎土地的外觀宏偉,裏面設施更是精致。等是少不了的“基本配備”。不少自建,外加享受“再也不用出門”的樂趣。

  魏子厚說,該“”(The Country)小區1992年前不建議民眾蓋超過5000平方呎的房子。90年代開始鼓勵蓋大屋,且沒有任何限制,只要獲得建築規劃委員會通過,可蓋日本式、式、式。至今不少建築面積為數千平方呎,或超過1萬平方呎的,都是由屋主自行規劃、興建。

  2004年成為“”居民的蔡明法當年也自建。他說,當時他與建商簽約,每平方呎要價125元,其余空地每平方呎30元。蔡明法說,住戶與建商提供的建築師規劃房屋,包括外觀、房間、衛浴設備,是否挑高、是否增加等,“只要說得出來,都可與建築師討論”。建築師畫好圖後,再與住戶討論,花了一年多才完工。

  另一不願具名來自中國臺灣的“”居民說,許多住在該小區的都喜歡“量身打造”房屋。以他來說,8000多平方呎的建築除有挑高大廳、溫馨的居家客廳外,還有六間套房與一間書房。該居民2萬平方呎的後院並有一座,翠綠的草坪點綴一叢叢鮮艷的玫瑰花,後院一角除烤肉區外,還有按摩池。另加蓋500平方呎遊戲間,內興建一紅外線日光浴間與蒸汽桑拿室。

  一位專精“小區的房地產經紀說,“球場”是該小區不少住戶的基本配備,其中以最普遍,也有住戶興建標準型。也有住戶在自宅興建,飼養匹馬。至于室內,大部分選擇影音,“有些光造價就近10萬元”。

  該房地產經紀說,“”的建築沿著坡地興建,有些在挑選土地時,也會遵照傳統風水習俗,盡量選屋後“有靠山”的土地,但因山坡開採不易,不少盡管土地號稱2萬平方呎,但山坡部分通常並不開發,順其自然。他表示,隨著南房價上揚,近年來“”房價也跟著上漲,以1萬平方呎建築面積的房子來說,如今每呎約300元至450左右,端看屋齡、地點而有所不同。(陳盈霖)

文章轉載自:世界日報

0 / 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