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會短評∕整宅 宜納入社會住宅

  • 216
摘要

很難想像生活在房價喊至每坪百萬元的大同區,有一群人住的是50年的老房子,房子小、裡面還有很多蟑螂、老鼠,「斯文三期整宅」的居民當然期盼改建,但若沒有政府幫忙,自行都更的可能性小之又小。

【聯合報╱記者 莊琇閔】

很難想像在房價喊至每坪百萬元的,有一群人住的是50年的,房子小、裡面還有很多蟑螂、老鼠,「斯文三期整宅」的居民當然期盼改建,但若沒有政府幫忙,自行都更的可能性小之又小。

」目前在台北市共有23處,包括萬華的南機場整宅、對面的「」等,都是1962年至1976年間為開闢公共工程安置違建拆遷戶所興建,總計有1萬多戶。雖然至今多已老舊,亟須更新重建,但多年來因整合不易及利基不高,無介入而延宕不前。

以「斯文三期整宅」來說,由於戶數多,且每戶權狀最多只有10坪,即使可得到1.7倍的容積獎勵,住戶分回17坪,屆時扣掉公設,室內面積也大不了多少。若是規畫為一般權狀25坪的,住戶則須補8坪差價,以每坪40萬元計算,就得負擔320萬元,但整宅裡住的多是低收入、單親、獨居老人等弱勢族群,根本負擔不起。

市府也很清楚,這是亟需進行都更的地區,但10年來卻是只有選舉才會有候選人來關心,等到選後就表示這些都是私人財產,市府無法介入。

其實,政府可以結合最近推出的構想,既可解決住戶面臨的都更困難問題,又可免於尋覓公營住宅地點不易的困境,照顧民眾最基本的

文章轉載自:udn聯合新聞網

0 / 5